2017 回顧:擁抱自由的幾個嘗試




這幾年的遭遇,讓我對常規工作樣貌的信任感很低。不確定究竟為什麼,組織架構也好、工作型態也罷,總之我不喜歡被困在同一個地方,我花了太久時間坐在小框框裡,埋頭於倒果為因的報告,困在會議室互指鼻子、議而不決,而一切的一切甚至和加強績效沒有關係,只是為了贏得企業內部的派系鬥爭。




我覺得我的時間和腦力應該要投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比如看書、運動、short trip、和家人朋友吃飯之類的。如果算一算我花在辦公室裡的時間,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有生產力,其他時間都在坐困愁城。

剛好近期台北搭上 digital nomad 的風潮(至少在我的生活圈裡開始出現...),一些外國人看上台北出入境方便、硬體設備齊全、生活條件好,選擇來台北 remote work,當一個「數位遊牧人」。這些遊牧民族多半從事程式設計、視覺設計、網路行銷、翻譯等只要有電腦、有網路就能遠距執行的工作,因此可以把自己釋放出來,一邊旅遊一邊工作。



** 比如 Remote Year 就是一個帶大家工作之餘,一年走遍 12 座城市的 program👇🏼
圖片來源:Remote Year Medium Channel

我是沒有打算一邊長途旅行一邊工作,但是喜歡這個人身自由不被限制的 idea。如果外國人選擇在台北 remote work,為什麼台北人不這麼做呢?於是我開始嘗試新的工作型態,看看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和行動是什麼感覺。



🏁 轉換場域 進入工作模式

老實說起初滿慌張的,少了外力限制,瞬間不知道要怎麼做事。總之先是盤點了一下技能列表(嗚,工作了幾年除了吵架政爭之外,還是有學到一點東西吧),好險我能做的事大部分都可以遠距,算是好的開始😂


想起以前被困在公司就捶心肝,但其實我真正討厭的是裡頭的政治,不是空間,辦公室還是有它的妙用。缺少外力就很容易發懶,需要鍛鍊自己「快速進入工作模式」才能發揮效率,而切換心境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轉換場域。以前雖然百般不情願,但是一踏入辦公室就會有「工作的感覺」,現在沒有固定辦公室幫忙切換模式的話,就要想辦法找一個地方。



**藏在大安站附近的wine cafe,大概是我最常工作+開會的地方之一👇🏼



** 在台東有時候會在民宿一樓的 bar 做事,有時候要到全家便利商店... 👇🏼


我試過很多地方,咖啡廳、酒吧、工作空間,甚至便利商店的用餐席都試過。基本上只要那個地方有高度符合人體工學的桌椅,有大窗善用自然採光(不喜歡死白燈或色燈),背景音樂不會干擾工作語言(用英文工作時不能聽英文歌),對我而言就是完美的工作環境。如果工作需要深入發想,最好那個地方有供酒,有效幫助思考🍷

不過每次工作都要付低消,加一加也不少錢,經過自我訓練(?),現在我在自己房間的書桌也可以工作。只要創造一個儀式,比如我的儀式是幫自己泡一個馬克杯大小的咖啡牛奶,一喝到即溶咖啡粉的味道,就可以進入工作模式。




✅「可行的」待辦事項清單


離開辦公室不僅意味著人身自由,也代表離開監視與群體壓力。當然這也是一體兩面,人性本懶,少了火燒屁股的壓力,能少做事就會少做。


擁有自由之後,to-do list 更顯重要,而且不能只是一股腦地把待辦事項列出來,要做的更精確,預估每個項目所需的時間,才能完成一份確實可行的 to-do list。


朋友介紹給我 todoist 這個工具,我覺得能夠比傳統紙本行事曆更靈活、更有系統地管理待辦事項。它的 UI 設計非常直觀,我喜歡一口氣列出七天的待辦事項,每完成一項就消滅一項,如果要調度,只要更改 due date 就好了。


工具內建的 Karma System 會紀錄你消滅待辦事項的進度,如期完成 Karma 就會變高,如果 delay 四天以上 Karma 就會下降。另外還可以設定目標,每天要完成多少項任務,達成目標也能獲得額外 Karma。



** todoist 下載連結在此


我會把每一件待辦事項,不只工作,自我充實或社交類的比如運動、看書、參加活動,全部以小時計算,用 todoist 的優先順序 tag 來排早上、下午、傍晚、晚上要幹嘛。每天的 productive hours(not exactly working hours 因為不全然用來工作)加總不超過 8 小時,剩下的時間要拿來進行吃飯、睡覺、通勤等生活瑣事,還要留一小部分耍廢。

事實上就算我想做更多,我也拿不出更多精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限度的,因此除非緊急,不然我不會預支 productive hours。預支總是要還的,預支超額到最後有人拿健康來還、有人拿親密關係來還,回到我最前面提到尋求改變的原因,不就是為了把時間花在我認為重要的事情上嗎?




⏳ 計時如記帳


最惱人的是計畫趕不上變化,不論是自由身還是窩在大公司的人,都不免因為計劃不如預期感到失望。我認為問題出在期待過高,大家在安排的時候不夠實際,沒有把真實的自己納入考量,導致理想的自己越來越遙不可及。


為什麼我設定一天的 maximum productive hours 是 8 小時,背後其實有更大的數據支持😂 這一年我用 toggl 記錄自己每天在幹嘛,像記帳一樣,記錄自己到底把時間花在哪裡。


toggl 其實就是有分析功能的碼表,使用者可以自行定義 project & task,用 timer 紀錄實際花費的時間,後台可以直接看報表。上述功能免費版都有涵蓋,Premium 版似乎支援更多團隊與績效管理功能,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研究。



** toggl 官方網站在此



我什麼事都記,吃飯、睡覺、搭車,當然沒有瘋狂到上廁所 30 秒都要按碼表,但是就算明知在發懶、賴床、看 YouTube 影片,我都完全誠實、不帶批判的記錄下來。如此我才能了解真實的自己,在放鬆多久後會產生罪惡感而跑去做事,又做了多久之後需要 unwind 來平衡一下,究竟怎麼樣的比例對我而言真正達到 work-life balance。

除了得出 maximum productive hours 之外,還有幾個有趣的發現,例如我起碼要睡 7.5 小時,如果沒睡飽,我一定會無法克制,自然而然找更多時間補償,因此我不可能犧牲睡眠提高產能。又例如從我家到台北市其他任何地方,路程都要 30 分鐘,加起來每天起碼花 1 小時移動,這零碎的 1 小時拿來回覆遍佈 Facebook, Messenger, LINE, Instagram, WeChat 的訊息,時間剛剛好。




我不是一個天生有紀律的人,從小到大最痛恨的東西就是鬧鐘,聽它滴滴作響不會警醒我,只會讓我滿腹厭惡,煩躁一整天。這篇心得看在本來就懂怎麼自我約束的人眼裡,應該非常可笑,你們一定沒辦法想像這對我而言是多大的修煉!但對於和我一樣懶惰不上進,缺乏遠大抱負,一心只想著 work-life balance 的愚人們,希望這些實用心得可以幫助大家克服擁抱自由時,隨之而來的巨大焦慮。

齊克果有一句名言: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呼應沙特(存在主義!)認為焦慮是人意識到自己擁有自由的表現,證明人不像剪刀,天生被賦予功能,而是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功能」。


但是人類害怕背負後果而難以選擇,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遂成為焦慮的根源。為了去除焦慮感,我們可以把自己放進已經架構好的世界裡,跟隨它的運行,也可以架構一套系統來反映自己的價值選擇,其實各有其辛苦的地方,沒有誰好誰壞。


最近很紅的「斜槓世代」一類理想崇高的趨勢熱詞,我就不多提啦,人總要為了五斗米折腰,自由工作還是在工作啊。而在這充滿變化的一年,踏實的擁抱自由儼然是最棒的禮物,藉由轉變生活型態,我內心的矛盾似乎也消除了一些。


為了不要讓自己餓死,有任何有趣計畫想要找人合作的,拜託來找我聊聊!
最後就用 Pitch Perfect 3 的 Freedom 來總結 2017 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