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柏林未來篇
Sony Center, Berlin, 2012 |
來過柏林的朋友總說柏林「存在於未來」
乘著清晨發車的首班火車來到柏林,上車時天還一片黑,靠站時天已經亮了,坐了三個多小時,在柏林中央車站下車。站在最下層的月台往上看:電扶梯向上綿延轉折,通往鋼筋垂直交織的玻璃蒼穹,五層樓高一路打通;藍色指示牌盡忠職守地站在十字路口,三步出現一面規格化的時刻表,和月台中央巨大的時鐘整齊劃一地跟更新,分秒不差。這裡儼然是一座太空站,高科技的令人心生敬畏。
我拉著旅行箱,循著指示牌前往地鐵站。穿過幾座玻璃拱橋,搭了幾次電梯,路線蜿蜒複雜卻沒有亂了套,我的確順利地被引導到了地鐵站售票機。單程票、當日票、七日票,這裡的交通費比歐洲其他城市便宜,而且一票到底,巴士、輕軌電車都可以用。
Berlin Hauptbahnhof 柏林中央車站 N鐵共構,但是絕對不會迷路 |
收好錢包,我拿著票轉身要往站裡走,覺得周遭異常空曠──
初來乍到,便能體會為什麼來過柏林的朋友總說柏林「存在於未來」。未來用於形容外觀充滿科技感也行,用於描述、解釋其思維、觀念也適用,光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我已經感受到這座城市有多前衛。 參觀國會大廈的體驗,更像科幻電影,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冷硬、嚴謹、精確、前瞻,柏林的特質竟讓我有些不安。在柏林的第一個晚上,我冒著小雨在東柏林遊蕩。 亞歷山大廣場上的青銅噴泉,以羅馬式的技法雕琢海神波塞頓,一旁古色古香的紅色市政廳,在暈黃的燈光裡熠熠生輝--這些景象是我習慣的歐洲樣貌,古典華麗中透露幾分沒落。然而轉過身去,高聳的電視塔被細雨造成對光暈默默放大,塔頂插上一隻飛碟,柱子上警示用的紅燈規律地明滅,銀白色巨大的身軀好嚇人,比白天看起來更冰冷,甚至有點像異世界的東西,不知怎麼令我生起一股芒刺在背的忐忑。
Berliner Fernsehturm 柏林電視塔
柏林最著名的景點,但我就是不怎麼喜歡它...
|
我在西班牙待了半年,也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南歐國家斑駁崎嶇的石子路上漫步,欣賞信手拈來的、古老而迷信的美感,也習慣了那些被認為「落後」、「脫節」的不方便,諸如指標不清楚、沒有英文、大眾運輸班次凌亂、路線不明等。相形之下,規律、整齊劃一的柏林服務得太周到了,連存放文物藝術品的博物館,都可以安排在同一座人工島上,拘謹得綁手綁腳。
回想一年多前我在交換學生申請函尚言詞鑿鑿的學習動機:「to explore the world, to board in the horizon」,諸如此類從高中英文作文指南拷貝的句子。當時我只懂
Welcome to Berlin! |
柏林中央車站
亞歷山大廣場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