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結婚生小孩,我更想要一個家


說真的,結婚、生小孩、家庭三者有什麼必然的關係?
(Photo by Fallon Michael on Unsplash)

2019年一結束,就代表我的同學們都正式年滿 30 歲,我這才驚覺高中同學的單身比例高得不可思議:慶生時只有兩個已婚人士要早早回家,其他人手機連響都沒有響,不需要向誰報備,整個包廂單身到可以直接揪團凍卵,何不請三類組的同學幫忙介紹優良的生殖中心?說不定還能談個團購價呢。




有凍有保佑,療程商業化讓延遲生育看起來是一件花錢就能解決的小事,但我猜大部分的人沒有意識到:其實每次取卵都是一次侵入性手術!而且年紀越大要取的次數越多。(延伸閱讀:康健雜誌

不要說取卵手術了,有的人連抽血都會暈倒,怎麼可能連續 8-10 天自己把排卵針插在肚子上呢?受盡身心磨難之後,每年還要繳個 8000-10000 元的保管費,只求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是那一天,卵子能在最好的狀態下碰到最好的精子,變出一個寶寶。



孩子與毛孩子 <3 (Photo by Picsea on Unsplash)

為什麼寧可花大錢折磨自己,也要謀求生孩子的機會?我知道我是個樂觀主義者,雖然北極冰層融化、森林野火不熄、變種肺炎肆虐,我依然相信世界正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如果大家都不生孩子,那我們人生中的未竟之業,和來不及完成的心願,該向誰討呢~?想生個孩子來替換原生家庭的話,敢不敢對天發誓:我絕不重蹈父母的覆轍,絕不把控制當支持,絕不用挑剔來關心⋯⋯?

別誤會,我是很想要小孩的,畢竟身為人類,我們是靠著群居合作才得以延續物種,不會被演化所淘汰啊!

生物學研究指出「孤獨感」在腦中的反應位置與「生理痛覺」相同,透過社會連結組織支持系統,建立歸屬感來規避風險,是生存本能。要不是可預見的未來灰暗,對於生孩子我可是一點也不會猶豫:結不了婚又如何?要我和 gay couple 一起生小孩多元成家,或者和一群單親媽媽同居互助都可以呀,有新生才有希望。




Vox 在 YouTube 上的新系列 - Glad you asked,說明「寂寞」如何幫助人類存活


自從讀完《樂園的復歸》,我就對遠古人類的生活樣貌充滿好奇,甚至到了著迷的地步。其實,大家所嚮往的「無條件的愛」,在史前時代才可能成立。

生育關乎物種存亡,只要有奶都能餵小孩,在沒有 DNA 檢測的石器時代,又有誰分得出來小孩是誰的?又有誰在乎?想生就生,精子這種供過於求的便宜貨,還需要求誰賞賜嗎?(幫大家複習: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

其實,只要有一個部落能讓渴望依靠的人們群聚在一起,在危急之際相互支持,平時相安無事,孩子們玩在一起,大人們自由來去,就能夠滿足既害怕孤單、又害怕束縛的人類生物對「家」的期待。

除去物種本能,其餘的一切都是文化:權力遊戲透過聯姻壯大勢力,農業社會一夫多妻確保肥水不落外人田,現代社會則有以財務優惠換取國家延續這類利益交換的成份在裡頭——凡是文化都有其目的。



Home is where you belong <3 (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挑一天好日子、披上白紗、交換戒指與誓詞,現代人對婚配和家庭的浪漫想像轉化成婚宴場地的美照廣告,淹沒我的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我不曉得為什麼系統會判斷我近期內有結婚的需求,至少它算對了一件事:我對半開放空間、花束、暖白色吊燈與香檳確實沒有半點抵抗力(傻笑)


未來哪天我普通成家、多元成家,或者只是自己過過生日,都是開趴慶祝的好理由。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只要大人小孩都吃飽喝足、開心玩耍,就是我心中「家」的模樣了。至於需不需要凍卵還是借精子,就交給命運吧?



其實我只是想要喝香檳 (Photo by Alasdair Elmes on Unsplash)

- -

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Facebook方格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