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女性,擁抱身體

認識自己,和身體做朋友(2020年在蘭嶼,已是資深棉條使用者)


記得大學時候第一次鼓起勇氣嘗試棉條,雖然聽游泳隊的朋友們說得輕鬆:「超簡單、超方便,我們國中就在用」我佇在廁所試了幾次還是不知所措。


「怎麼辦,進不去⋯⋯」我傳訊息向朋友求救,她只回傳簡單幾個字「坐下、冷靜」彷彿在對慌張的小狗發號施令。於是我坐回馬桶上,深呼吸、靜下心,慢慢地推進,異物感並沒有持續多久,棉條就安安穩穩地待在裡面了!把棉條塞進陰道裡,並沒有這麼可怕嘛。


現在衛生棉還可以做到42公分比直尺還長,真是饒了我吧

我從小討厭月經,就是因為衛生棉(尤其那種加長加寬超級夜用型)像包巨型尿布一樣又悶又重,輕巧的棉條給了我前所未有的自由。以前到底都在幹嘛?我納悶自己為何浪費這麼多年忍受生理期的不便,隨即想起高中學校護理老師出了一項青史留名的回家作業:看鏡子畫自己的外生殖器!當時真是嚇壞一票家長,最終被嗜血的媒體當成獵奇的題材大肆炒作。

想想有多少年輕女生可以藉這個機會認識自己,大眾的窺視、訕笑提醒我這個社會有多麽不想讓女生掌握自己的身體,必須世世代代層層疊疊將恐懼與羞恥內化,否則會破壞某種潛藏的秩序,比如高教育程度女性不願結婚生子導致生育率下降形成國安危機之類的。


去年學妹陪聊被說像在陪酒何必作賤自己,真是無聊的要死

對照男生很小的時候就會和自己的陰莖培養感情,有人甚至愛不釋手到幫他取名字,視為自己的分身(不用和我分享他的名字),女生從小離自己的生殖器官很遙遠,不但不被鼓勵探索自己、和自己連結,甚至會被「淫蕩」「骯髒」等花式負面形容詞威脅壓制。小時候我也害怕裙子底下的怪物,那個那個哪個哪個,連經血排出的位置都說不出口。

我多麽想當個自由自在、百無禁忌的快樂小男生!可以到處跑來跑去,不用乖乖坐著腿夾緊,不需要穿安全褲,身上沒有不能說的秘密,沒有需要小心保護的貞操,把自己弄得髒兮兮也不會被說是破鞋。這個念頭在我心裡生了根,以至於即使在象徵陰性能量的滿月下跳舞,朋友問我:身為女性,妳有什麼感覺?我說:「我沒有感覺。」


身為女性,妳有什麼感覺?(圖片來源: Unsplash

當女生到底有什麼好的?安靜、乖巧、順服——從小到大和「女性」連結的形容詞都是來限制我的,我才不要終其一生任人擺佈,打扮成最討喜的模樣,爭相成為生育機器,忍受粗魯疼痛的性。沒有陰道、沒有子宮,我就不需要戰戰兢兢的過日子,我以為和女性這個概念劃清界線,才能保全自我。

直到我總算放棄追逐社會期待,開始學習把人生過成理想中的樣子,才逐漸意識到「身體和心理的連結」對於建立自我有多麽重要。我很喜歡英文裡的一句話:be comfortable with your own skin,如果我不擁抱生而為女性的身體,不就是在拒絕自己?如果我連要怎麼樣讓自己開心都不曉得,該如何舒適地做自己?難道要讓內容農場來教我10個愛自己的方式?

活到第33個年頭,我不需要不相干的人來教我怎麼當女生,尤其像「妳要改,女生要軟一點」諸如此類假性的善意,只不過是想把我放在便於行事的位置,不是真正的女性特質。我心目中終極的女性特質是「生命力」,希望在子宮萌芽,未來從陰道出發,儘管過程萬分痛苦,女性能以近乎無窮的包容力創造生命。未來不論生不生小孩,我用創造向女性的生命力致敬。


不是說每個女生都要當媽媽,只是生小孩確實只有生理女性做得到
(圖片來源:Unsplash


看到許多聰明獨立堅強的新時代女性,至今談到自己的身體依然支支吾吾憂憤難耐,我想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幾句:陰道是生理女性身體的一部份,和妳的胃、妳的支氣管、妳的股四頭肌一樣。如果妳認為「熱愛她」很做作很多餘,那至少不要另眼看待她,如果妳不會厭惡身體的其他部位,那妳根本不必厭惡妳的陰道。

如果妳聽到陰道會反射性地想:「很噁心欸,為什麼要去管那裡啊?」不妨思考一下妳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為什麼好奇心和慾望是可恥的?為什麼自己的身體自己搞不懂狀況,別人更清楚?為什麼對工作、對夢想都很有想法的妳,做不了自己身體和情感的主人?

最後,不是一定要用棉條,只是要妳正視自己的身體。如果不喜歡棉條、月亮杯的異物感,也有可以直接吸血的月經褲供選擇;如果想把生理用品和內褲分開,聽說布衛生棉(我自己沒用過)很透氣又環保,也可以試試看喔!


近期的最愛:月經褲(和棉條搭配使用)👇🏼



- -

歡迎追蹤我的 InstagramFacebook方格子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