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屬於微信的,而亞洲是屬於LINE的


2012年LINE策略行銷長發表,LINE僅用了Facebook四分之一的時間,累積兩千萬用戶
(Photo Credit: CTIMES)


LINE有一條即時訊息要發送給Facebook:亞洲是我們的。

本文摘自:Bloomberg Businessweek 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 |2016.5.4 第92期
Yoolim Lee, Pavel Alpeyev;譯 許子軒



這家來自日本的聊天應用程式公司在各國採取不同的策略來吸引新用戶註冊。在日本國內市場,可愛的「兔兔」和「熊大」貼圖既吸引了女學生,還贏得西裝革履商務人士的青睞。在印尼,LINE發現當地校友圈擁有強大的社交凝聚力,於是推出了一款校友圈應用服務。在穆斯林國家,LINE推出了方便人們過齋戒月的特殊功能。

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新用戶再被競爭對手「擄獲」之前迷上LINE。LINE的競爭對手包括Facebook旗下的Messenger、WhatsApp,以及中國的微信等。

現年42歲的LINE公司行政總裁出澤剛(Takeshi Idezawa)說:「我們拿不下最大市場份額就沒意思了,在亞洲服務方面,我敢說我們處於領軍地位。」

目前LINE在日本、泰國和台灣市場的佔有率均為第一,但出澤剛雄心並不局限於亞洲。出澤剛斷定,這家總部位於東京的公司也能在中東爭取用戶。中東地區人口接近5億,但還沒有一款佔支配地位的即時通訊服務應用。考慮到這一市場空白,再加上LINE通過應用程式賺大錢的本領,該公司最早於今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計劃更顯的勝券在握。作為韓國互聯網公司Naver的子公司,LINE目前擁有超過2.15億名月活躍用戶。

LINE在亞洲最大的一個競爭對手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微信,後者擁有6.97億用戶。在某些方面,微信不只是一個即時通訊應用服務,他繼承了許許多多的功能,可以打球、約會、發紅包的。

三藩市應用分析公司App Annie的研究主管萊維塔斯(Danielle Levitas)稱,由於微信主要專注於中國, LINE很有機會成為泛亞洲即時通訊品牌。

「LINE可以說是在亞洲範圍內最具優勢的,」萊維塔斯說,「如果搞不定表情貼圖和表情符號,其他再怎麼好都無關緊要。」

由於旗下貼圖產品大行其道, LINE在訊息應用程式外也大放異彩。效仿Rovio旗下「憤怒鳥」(Angry Birds)業務,LINE目前在11個國家及地區運營45家門店。在這些門店,饅頭人(Moon)、兔兔(Cony)、熊大(Brown)和其他卡通形象的粉絲可以購買玩偶、文具,甚至可以與這些卡通形象的放大板子自拍合影。它們太受歡迎了,LINE今年計劃在中國大陸開設3家新店,儘管該應用程式在中國還未開放。


(我拍台北的LINE專賣店)
Donna Wang(@donnawang0923)張貼的相片 於 張貼



LINE不僅擅長吸引新用戶,而且知道如何從他們身上賺錢。在LINE 2015年1207億日圓(約11億美元)的營業收入當中,虛擬貼圖銷售佔三分之一。而且出澤剛似乎打開了讓廣告在即時通訊應用程序中發揮威力的法門。在一個行銷方案中,企業支付4000萬日元便可以用LINE用戶這兩週時間的使用其贊助的貼紙。出的剛說,如果廣告的用戶與朋友聊天時出現,原本更可能注意到廣告。

出澤剛說:「我們將溝通、廣告和情感連在一起。」他目前致力於推廣一個重大項目,準備近期將LINE旗下所有服務囊括到一個成為「智慧門戶」的大平台上。

其實通訊應用領域最激烈的市場爭奪在印尼上演。在過去很多年裡,黑莓(BlackBerry)手機內建的應用一直是行業標準。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拋棄小鍵盤功能機而改用智能手機,各類即時通訊服務應用正爭相取代黑莓公司的地位。據Statista預測,到2019年,印尼(全球第四人口大國,人口2.54億)將近有一半人口使用智慧型手機,2014年這一比例為33%。

出澤剛說:「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目標是印尼,我們在當地市場的佔有率就快達到第一了。」

LINE現在的目標市場還有其他東南亞國家、中東,甚至南美洲。該公司目前擁有3800名員工(平均年齡31歲),支持19種語言服務。為吸引當地用戶,出澤剛會像每個新拓國家市場派駐工程師、設計師、行銷和業務開發團隊,鼓勵他們開發能吸引當地用戶的全新功能和服務。例如,在拉丁美洲,LINE推出了B612的自拍應用程式,目前擁有逾5000萬用戶。

Facebook方面則保持了WhatsApp的原汁原味——一個擁有10億使用者的廉價即時通訊應用服務,儘管事前該公司豪擲190億美元收購了這一通信用軟件。同時Facebook開始為其社交網站的伴侶—— Messenger ——添加更多功能,比如打車、行為閱讀,以及貼紙下載等。

出澤剛說, 貼圖不只是一種視覺噱頭。「這需要非常深入研究人類文化。」這位行政總裁說,在推動亞洲業務擴張並走向全球自己,他將致力於連結個人用戶和企業,不會貼圖業務所局限。他說:「相信我們將能夠帶來一些特別的東西。」


在亞洲,尤其是台灣,每天都有快要被即時訊息淹死的感覺
(Photo Credit: Forbes)

--

多拿王的takeaways:

。最近有個很紅的說法是「國際化推廣,就是瘋狂的在地化推廣」,呼應彭博的論點,這是LINE在亞洲各國推廣成功的關鍵因素。網路乃至於社群媒體的興起,重新提醒我們人類不是扁平的,是性格偏好鮮明、是立體的。這一點在最近超紅的「成長駭客」也不斷地被提及,與其拿著同一套說詞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地喊話,不如找尋關鍵群體,用他們的語言溝通,然後讓他們一個找一個、一個帶一個全部拉起來。


。其實幾個大的即時通訊軟體,時常讓我搞不清楚究竟是誰模仿誰。LINE最獨特的「貼圖」服務,WeChat 和 Facebook Messenger也一直在做免費的,而且也沒有比較不可愛;而 WeChat 強大的功能整併,這種「生活一手包」的模式,LINE和Facebook Messenger也一直在追趕。同樣的功能在不同平台上是否能發揮一樣的效果,沒有人說得準,我們只知道網路業步調已經快到沒有人能驗證功能是否究竟具備獨特性與市場價值,大家只管快速的圈地為王來取得優勢。這怎麼聽起來很像羊群跳崖的故事...?一直追趕一直模仿,真的就能提供最有價值的服務嗎?

。最近對「跨文化溝通」有非常大的感觸。很多人的語言能力好,能聽、會講,和世界各國的人交朋友都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要能走進對方的心裡,真正打動一個生長背景、生活經驗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這真的很難!偏偏好的行銷是要「走心」的,特別是那種需要long-term commitment的產品,如果溝通深度不夠,無法跨越文化的高牆,光靠殺價究竟能走到什麼地步呢?

。但是我猜測對一個大型組織,特別是日本的大型組織而言,「放手」讓 local office 做事,恐怕沒有文章裡看來那麼容易(XD?)。我猜LINE內部為了推動這些在地化的專案,一定也是經過層層上報、重重辯論才能真正付諸實行。畢竟組織擴張以後,最難的就是維繫其核心精神,LINE得在這麼多在地化的專案中,找到更高層次的共通點,才能在柔軟地轉化其核心精神,體現在不同的國家、文化、群體之中。因此,我非常好奇LINE的內部提案過程...!

。最後echo一下報導倒數第二段,Messenger似乎一直在走亞洲通訊軟體走過的路。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是矽谷的產品經理到中國發展的心路歷程,這使我滿好奇這種看似「亞洲式的」一口包的功能設計,對Messenger的使用者是否管用呢?而Facebook選擇不改變whatsapp的原因又是什麼?Hmmm...(看樣子是為了佔不同國家?)

最後放一下以前去台灣LINE總部的照片,一開門就是立牌超可愛的~




留言

熱門文章